汇赢建设咨询·美好乡村别墅建造星球·精品乡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01|回复: 0

怕寂寞,建筑师小夫妻腾出上海家中100㎡与人共享:房子是用的,不是供着的

[复制链接]

423

主题

423

帖子

127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79
发表于 2020-2-8 13: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一条(ID:yitiaotv)

本文已获得授权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z30012h3tck&1314.swf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w1.jpg
王俊锋和季子靖是一对建筑师小夫妻,
他们是本科同学,王俊锋留学哈佛、又在美国工作了几年之后,决定跟太太共同回上海生活。2017年,他们在有着百年历史的愚园路上买下了一栋80年历史的三层里弄房。科学家钱学森、作家施蛰存、企业家杜重远、演员祝希娟等名人都曾在这条路上居住过。

w2.jpg

w3.jpg
历经一年多的设计和改造后,
老地板、三叉戟似的房梁、砖砌烟囱墙面……这些被装修工人嫌弃的元素,都被完好保存下来。王俊锋还将一层宽敞的客厅和小院利用起来,复刻了昔时在纽约为了排遣孤独、将年轻建筑师们都聚在一起的“寂寞客厅”,创作发明了一个近100㎡的天然聚会活动场合。在王俊锋看来,拿老房子做家宅,完美实现了今天许多创业年轻人把生活、工作和休闲并置在一起的梦想,
这在冰冷的商品房公寓里是没法实现的。
自述   王俊锋   编辑   成卿

w4.jpg

w5.jpg

我和太太子靖是本科同学。在浙江大学念完建筑之后,我又去了美国的哈佛大学读了城市设计的硕士,在纽约做了几年建筑师后回到上海,经营设计公司。今年,子靖也刚刚从康奈尔大学取得建筑硕士学位回来。

2017年的时候,我们买下了这套坐落在上海愚园路的老房子,作为设计师同伴共同设计、营造这个家。

w6.jpg

愚园路是一条有百年历史的老路,房子在的居住区叫岐山村,一个颇为著名的新式里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房地产商在营造的时候取周武王发祥于岐山的寓意,取名叫做“岐山村”。
之前许多文人墨客、民主人士都在这居住过,像作家施蛰存、企业家杜重远、演员祝希娟等等,钱学森老先生他也在这儿居住过,故居就在这儿,门牌号是111号,我们家是112号。

w7.jpg

卖房就是托孤,

希望下一任屋主好好对待这个房子

买这套老房子,过程还挺有趣的。

上一任房主是一个老太太,现在一家人都已经移民去了美国,居住在纽约。

自从上世纪房子建造好之后,老太太一巨匠人便居住在这里,从没将房子转卖给过他人。甚至在动荡的时期,都想尽了法子把房子完好地保存下来。

w8.jpg
王俊锋拍摄的房子改造前的模样当他们决定卖房的时候,那时有许多买家来争抢,其中还有可以一次性全款付清的投资客,我们的出款条件跟他们比,真的没什么竞争力。有趣的是,房主一家曾经跟建筑巨匠贝聿铭的家族有过姻亲关系,他们在了解我们夫妻俩都是建筑师,而且有纽约生活的经历之后,便选择把房子卖给了我们。

w9.jpg

这家人似乎有一种托孤的心态,把自己的珍藏了多年的工具托付给我们,希望下一任屋主能够好好对待这个房子,延续这个房子的生命和故事。

w10.jpg

在上海复刻纽约的“寂寞客厅”
昔时在纽约工作的时候,租住的公寓有个很大的客厅,那时太太和儿子先回国了,客厅总是空荡荡的,我就寻思着这么大的家里能做点什么事情。我很快组织起一个建筑师的社群,如今已发展到几千人的规模。巨匠经常来家里做一些自己近期建筑实践的分享,一来就三四十人聚在公寓的客厅里。于是就取了个名字叫“寂寞客厅”,正是这些活动消解了家人不在身边的寂寞。

w11.jpg
纽约“寂寞客厅”的分享会现场“寂寞客厅”也成了我在纽约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中非常难忘的部分。回到上海之后,在自己的创业和家的经营过程中便琢磨着,怎么把纽约的“寂寞客厅”在上海再现?

w12.jpg

w13.jpg
上海客厅里建筑师五十岚淳分享活动在看到愚园路这套老房子时,一下子就兴奋了,这个有后门、又有前院、分成三层的老房子可以包管我们一家人既能在楼上有私密的生活空间,又能把底层空间腾出来跟朋友、工作伙伴们一起用,可以说完美地承载我们想要的生活。搬进这里才一个月,我就组织了一场活动,邀来日本建筑师五十岚淳过来给朋友们做分享。

w14.jpg
傍晚工作伙伴们来到家中客厅小聚巨匠坐在地毯上,躺在沙发上,在可以说得上是慵懒的氛围里,吃着披萨,探讨着建筑的实践,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我的纽约寂寞客厅回到了上海,开始了它的新生命。
家里的客厅放松、随意,反而给了设计师朋友们思想火花活跃又激荡的氛围,这不是在酒店或者教室里的演讲席上可以实现的。

w15.jpg
从一层厨房看向客厅与小院
80年老房的新生 虽然这是个年逾八十的老房子,但新式里弄的住宅格局之下,四米五的开间特别宽敞,其实不像巨匠想象里上海老里弄房的黑暗闭塞。它不像商品房公寓的大平层,生活全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的,这个房子的格局是垂向分布的。楼梯从一层一直延伸到顶层,贯穿起所有空间。房子里有露台,有院子,有天井,坐在家中看得见天和地。

w16.jpg
现在,整个房子共3层楼+3个半层:
一层:中式厨房+客卫+餐厅+客厅+小院

一层半:卫生间+老人房+小露台

二楼:西式厨房+起居室+儿童房

二楼半:衣帽间+主卫

三楼:书房+主卧

三楼半:洗衣房+露台

w17.jpg
一层的客厅里,有两个特另外老物件,一个矮柜,一个过去上海人家里都有的“555”牌木座钟,都是老房主留下来的两个老物件。我们把这个家的风格定成一个沉稳的格调也是源自它们。

w18.jpg
在头顶上像阵列排开的梁架特别吸引眼球。装修房子的时候,打开吊顶看到它们,我们就决定做一个完整的保存,以前地板上的编号、木梁边上小的三角撑都看得见。
固然,现在的它们都只是装饰性的作用了。

w19.jpg
红色部分是混凝土现浇的框架结构
我们做了一个混凝土现浇的框架结构藏在原有梁和楼板支撑起的老房子结构里,满足现在生活需要的抗震、隔音。

w20.jpg

客厅连着院子,加上有大面积的落地窗,空间足够大,光线足够亮,巨匠都愿意待在这里。

w21.jpg

我的儿子天天躺在沙发上看书,把楼上自己房间里的玩具都搬下来这里玩。我问他: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处所,他回答说“因为大”。

w22.jpg

在我看来,他表达的是一种自由度:他在这个空间里足够自由,足够放松,看获得外面院墙上小猫在墙头爬,蝴蝶在院子里飞。

这是在商品房的楼盘里面,没法获取的生活经历。

w23.jpg

墙角的一叶兰院墙一角早樱下的一叶兰,是从老家移栽过来的。隔壁的邻居大爷特别喜欢种花种草,早上他在露台上看到我玩弄花花草草,就会跟我说许多他的经验,教我树刚栽下去不该该这么浇那么多水、怎么给月季修枝后过冬等等,传递许多生活经验。

w24.jpg
与邻居大爷的互动

岐山村的这个“村”字,自己就代表一种邻里性,一种聚合感,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氛围。

w25.jpg

老房子经历历史上许多次小规模的拆搭,在原先天井的位置、现在一层半老人房间的旁边有了这样的一个小露台。

w26.jpg
一层半的露台
一个人可以在这喝喝茶、看看书,甚至什么都不做,纯真望望天。

w27.jpg
二层的起居室
再上半层到二层,一个西式厨房加小一些的起居室,是家中更私密的空间。

起居室后面更明亮、更活泼的是小朋友的房间。

w28.jpg

w29.jpg

对比由胡桃木、水磨石打造的一层客厅,这里从橱柜到床铺都用了蓝色的元素,海洋一样的感觉。

我们家儿子爱动、外向,甚至可以说喜欢闹腾,房间风格跟他性格很匹配。

w30.jpg

三层卧室与书房
现在买精装修的房子,房间格局都是主卧室里套着主卫、衣帽间,书房另做一间。在这套老房子里,我们把主卫和衣帽间丢去二层半的空间里,把书房与卧室合并在一起,更合乎我们喜欢睡前看看书、甚至早起办公的生活习惯。

w31.jpg

三层是我们重点去设计的一个房间。

这套房子的位置比较特殊,处在一排新式里弄的最东边,屋顶在这里是一个三坡的顶。像三叉戟模样的屋架,早上躺在床上一睁眼就能看到,特别地酷。

w32.jpg

那时装修打开吊顶的时候,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梁架上用粉笔字写下的“84年”,应该是历史上房子进行二次装修的时候留下的痕迹。84年正好是我跟我太太降生的那年,似乎冥冥中就跟这个房子有了缘分。

w33.jpg
床头这堵班驳的墙面是以前老烟囱的墙面,上面还有老的洋钉,一个圆形的通气口。那时还特意让装修的工人重新填了砖和砖之间的灰缝,他们都觉得,这么难看的墙还留着。但在我们看来,这难道不有种枕着历史睡觉的感觉嘛!

w34.jpg

w35.jpg

用照片造一个家的博物馆 手机摄影能非常及时地记录身边的点点滴滴,我一直对这个事情很热衷。在房子的改造过程中,我也把许多过程中的细节记录了下来。最后的新房子里面放置了许多房子改造之前或者改造傍边的照片,这样好像营造了一个交叠的时空,恰恰是我想去诠释和显现的一个建筑、它的生命交接的过程。

w36.jpg
改造房子时候,之前马桶拆下来的时候拍了这么一张照片,就挂在现在卫生间新马桶的背后。
现在上卫生间的时候,那只老马桶似乎在说房子里曾经发生过的点滴。

w37.jpg
三楼窗边的照片是那时改造过程中老的钢窗拆下来之后,酿成了一个裸露的窗洞,看出去对面邻居家窗子的景象。
照片放在这儿,对照着看改造后的窗子,有种穿越回历史的感觉。

w38.jpg

老房子,它必须被用起来,而不是供起来,老房子必须要融入到现代生活傍边,它才有新的生命力,而不是说简单的酿成一个标本被瞻仰。

在这个房子里面我们自己自己又是住户,又是设计师,我们一边从老房子里去挖掘一些我们原本的生活记忆,又将接下来我们自己生活点点滴滴的积累加入到这个房子里面。

w39.jpg
我想未来有机会的话,可以把上一任房主再邀请回来,看看现在这个房子焕发新的生命之后的模样,同时她还可以对着老照片回忆房子的曾经。想想这些,还挺感动的。

部分图片和图纸提供:适当设计

每天一条原创短视频,每天讲述一个悦耳的故事,每天精选人间美物,每天来和我一起过美好的生活。一条(ID:yitiaotv)

w40.jpg

▼ 点这儿,来非建筑 × 一条的店里逛逛
温馨提示:
1、在论坛里发表的文章,仅代表发帖人即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论坛的所有内容都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核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论坛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5、如果本站文章内容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996741585@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成都汇赢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 蜀ICP备19016737号

GMT+8, 2024-5-18 17:20 , Processed in 0.0742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