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腿望舞 发表于 2020-9-21 10:18:01

邢辛:没有创作发明性 灯光设计就酿成了“行活”





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以来,人类就进入一个全新的电光照明时代。从此,人类对于“光”的追求和探索从未停止,从白炽灯、荧光灯再到如今的LED灯,光源一直在革新进步,光驱除黑暗,也带来了人类现代文明的历史变迁。

  

而在灯光设计师的手中,“光”不只是照明工具,更是实现艺术诉求的表达工具。利用灯光表示空间,让舞台有灵动贴切的显现,考验的是灯光师的创作发明力。 慧聪音响灯光网采访了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灯光设计邢辛,他30多年来一直在一线进行灯光设计工作,对于灯光设计和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灯光师要时刻连结新鲜的审美状态和创作态度,根据艺术的本体选择确切的表达方式,才不至于把灯光创作酿成是“行活”。





邢辛 一级灯光设计

采访 | 苏子

撰文 | 安延

编辑 | 苏子

以下是笔者整理出来的邢辛访谈实录:

不要被LED带到沟里去

  

十几年前,中国的舞台专业灯具处于品种稀少,尤其是新光源的研制尚在起步阶段,技术条件远不如现在成熟,灯具数量和品种都十分有限。电脑灯才刚刚进入中国,最初也只应用于歌厅或大型演唱会上,而戏剧舞台既没有灵活的电脑灯,也没有随意变换的LED灯,只有像回光灯或者帕灯等一些简单的灯具。

  

传统的环境下,由于灯具的落后,灯光师更需要有准确的艺术感觉以及精确的计算。像90年代末的小剧场话剧《死无葬身之地》,著名舞美设计家薛殿杰先生与导演查明哲共同创作,利用小排练场原有的2层结构,并用铁板做了延伸与翻转舞台,使其设计更加巧妙怪异,可是由于和常规舞台纷歧样,没有吊杆,高度受限,这对于装灯就有难度,那时为了获得最佳投射角度,有些灯就直接固定在水泥螺栓上,因此对于投射角度更要精准到位的计算。虽然用了不到20台灯,但舞台效果却很震撼。而在黄梅戏《徽州女人》中为了表示徽州一带烟雨朦胧的地区风情,就要精细计算用哪一种光色及光色之间的调配。这对于灯光设计师是极高的要求,每一种颜色深浅的细微转变,颜色的搭配以及怎样更好地渲染环境气氛,都需要精心计算以及对光色影响物色的细节,熟练掌控。设计师必须要非常熟悉色纸编号,熟悉色号之间的细微不同。不像现在LED灯的颜色可以直接观察,现场控制。那时灯具的结构和品种都要严谨考虑,色号的选择更是反复斟酌。因为计算的失误往往会给现场带来延误与返工,所以,无形中设计过程相比现在更加需要精心与周密。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LED理论上光色已可做到几乎无穷尽的转变,颜色要多鲜艳都可以满足,可是使用方便的同时,颜色反而容易使用过度。在过去用换色器最多换12色,现在LED随手一调各种色光就出来了,如果美学没有讲究,极容易给人造成五彩斑斓,眼花缭乱的感觉,看似繁花似锦却没有章法,真正要表达的工具都被淹没了。如果天上地下处处都是灯具,前边后边都是光,反而表示的艺术主体会被削弱,有时候光色不是越华丽越好看。如中国戏曲,服装已是纯色,色相明确,明度很高,一些浅色光就能突出主体,如果又用大红大绿的光投射,主体反而被淡化了,极易使舞台看上去浑浊不堪。

  

我曾经跟美国同行一起探讨过,成熟的设计师其实不在意技术淘汰得有多快,因为艺术作品的成功不是根据灯具与器材先进与否来判别,关键是看谁在用,怎么用,用得适合就是好。拿我们剧院和英国合作项目《战马》来说,其中一款灯早就停产了,其实很多其他灯也许可以取代,可是灯光设计师跑遍了世界就要找那款灯。她之所以锲而不舍,是因为看中了这款器材的怪异性并以此特性所表达出的灯光语汇。为此我想说,设计师对于灯光艺术理念的关切一定要优先于灯光技术的发展,而不要被先进器材的先进功能所迷惑,美学的追求不要让技术给淹没与肢解。



话剧《死无葬身之地》

  

光会说话,不克不及孤立评判灯光价值

  

灯光艺术很难零丁从舞台艺术中抽离出来评判是非,观众被灯光感动或者受到某些启示,是和整个舞台空间、人物表演和剧情发展逻辑是分不开的,所以从这点来说它是一个综合艺术。零丁脱离整个艺术作品去漫无边际谈灯光是不切实际的,非论是复杂的灯光还是简洁的灯光,一切设计的基础都是从作品自己的需求逻辑解缆,应和整个舞台艺术作品的美学追求相符合。如果仅仅拿几张剧照或一小段视频来评判灯光好坏是不现实的,我们不是给静物在布光,舞台灯光永远是动态的艺术,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展现的艺术。它的生命只存在于戏剧发展与表演之中,只有坐在观众席中幻术看完了,才能真正去评判灯光艺术。

  

另外,戏剧灯光和娱乐灯光也并没有谁高谁低,主要是两者的本体性质纷歧样,考虑的解缆点和偏重点纷歧样。娱乐节目可能更要刺激激发人们现场感受,因此需要在瞬时集中所有能量来强化灯光表示,实时为观众带来眼球感官的刺激快感,这同样需要考验灯光师的审美和创作发明力。而戏剧通常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叙事逻辑,有故事的发展脉络与人物心理的建立和转变,因此其灯光要讲究前因后果,要顾及剧情的发展和整个故事的逻辑,以及环境时空的转化。

  

我不赞同说纯艺术的灯光创作就一定比电视娱乐灯光创作的品味更高,只能说是各自分歧的艺术媒介需要分歧的审美需求。









邢辛灯光设计作品:舞剧《朱鹮》

 

技术在进步 灯光师却在偷懒

  

随着灯光技术不竭向前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涌现,不但使灯具光色可以自由转换,其操控也更加方便,但自动化的先进在解放人力的同时却容易造成思维上的懒惰。好比电脑切割灯的呈现,在操控台上就能任意直接控制,而不消像过去的成像灯,只能爬上梯子去手动调度。可是,由于过分依赖器材的先进性和便捷性,人的思维和美学品味却容易变得痴钝了,其创作发明性和对美学措置的微妙之处也被忽略失落了。

  

我们有一句“行话”是这样说的:灯光设计最后往往做成了“行活”。“行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什么艺术作品和表示形态,灯光艺术稍不留意就容易流于概况化和形式化。因为光没有具体的形象,必须通过媒介才能体现光在空间的存在。同样的光照射在分歧的空间、结构、物体、人物上给人感觉是分歧的,于是灯光师有时会不自觉地偷点儿懒、蒙混过关了。

  

因此灯光师在这一行做久了,更要时刻连结新鲜的审美状态和创作态度,这样才能根据艺术的本体选择确切的表达方式。灯光师要有意识地应用分歧光束,注意光的色彩、光质的软硬度、光线的投射角度,使用清晰的灯光语汇说话。尤其是在舞台艺术中,灯光是剧情发展,节奏转变,时空转换,以此推悦耳物表演的重要因素,从这一意义上来讲,灯光的成败几乎决定整体作品的优劣。

  

艺术修养的提升没有捷径可走,它和技术的几何爆发纷歧样,纯真模仿更是模仿不到精髓,艺术层面需要先积累消化再发展,因此灯光师需要时间学习与沉淀,需要大量的持久实践,耐得住寂寞,才能将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从而创作出精品。

邢辛部分灯光设计作品欣赏


越剧《玲珑女》



秦腔《狗儿爷涅槃》



话剧《简爱》



歌剧《八女投江》

  

专家介绍:

邢辛,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灯光设计。

从业30多年来,一直供职于中国国家话剧院,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日本照明学院学习与进修,介入了众多数量的舞台灯光设计,代表作品有歌剧《苍原》、话剧《死无葬身之地》、黄梅戏《徽州女人》,舞剧《朱鹮》等。作品涉猎广泛,曾多次获得“文华奖”、“中国戏剧节奖”、“中国艺术节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国舞美学会奖”等国家级奖项。还多次在各门类、各剧种的演出节上,如:“中国京剧节”、“中国评剧节”、“中国首届国际杂技节”上获奖。邢辛不但介入了众多舞台艺术的灯光设计,对于灯光艺术理论亦有很深的研究。

最新消息
6月27日,“首届音响灯光行业自主立异高峰论坛”将在广州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自主立异 品牌共赢”。邢辛先生应慧聪音响灯光网邀请,将与“灯光诗人”周正平、一级舞美设计苗培如、著名音响专家宋多多、胡中明等专家老师一起,针对行业热点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展开交流与探讨,与国内同仁零距离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

欢迎巨匠关注,如需了解论坛详情,可点击“阅读原文”,或联系慧聪音响灯光网编辑部:15347421815





慧聪音响灯光网战略合作伙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邢辛:没有创作发明性 灯光设计就酿成了“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