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37 发表于 2020-3-29 07:14:49

国务院:选址、环评、土地预审,都不再是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



来源: 搜狐网

国务院日前发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文件明确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文、土地预审意见、节能审查意见等都不再是项目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前置条件,下面给巨匠具体分析新老规定的差别。

原规定:

      原《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法子》(发展改革委令第11号)第十二条规定:项目单位在报送项目申请述说时,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附送以下文件:

(一)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分出具的选址意见书(仅指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项目);

(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分出具的用地预审意见(不涉及新增用地,在已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改扩建的项目,可以不进行用地预审);

(三)环境呵护行政主管部分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

(四)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可以看出,原《管理法子》明确规定: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文、土地预审意见、节能审查意见等都是项目立项核准的前置条件。

新规定:

      国务院日前新发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规定:

第三条 对关系国家平安、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结构、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对前款规定以外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第六条 企业打点项目核准手续,应当向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书;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分提交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情况,包含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

(三)项目利用资源情况分析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四)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分析。

第十三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在线平台将下列信息告知备案机关: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三)项目总投资额;

(四)项目符合财产政策的声明。

      企业应当对备案项目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备案机关收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企业告知的信息不齐全的,备案机关应当指导企业补正。

      在这个由国务院公布的文件中,可以看出,非论是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还是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文、土地预审意见和节能审查意见,都不再是项目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前置条件。

      而且新条例对项目备案更简单,不需要打点任何批文,备案机关收到企业报送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

      同时,新《环评法》第二十五条也明确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分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也就是说,环评批复不再是项目立项之前必须完成的,但在项目开工前必须完成的。

《条例》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73号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已经2016年10月8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6年11月30日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行为,加快转变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企业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三条 对关系国家平安、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结构、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具体项目范围以及核准机关、核准权限依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执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分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并适时调剂。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前款规定以外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依照属地原则备案,备案机关及其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四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外,项目核准、备案通过国家建立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打点。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其他有关部分统一使用在线平台生成的项目代码打点相关手续。

国务院投资主管部分会同有关部分制定在线平台管理法子。

第五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列明与项目有关的财产政策,公开项目核准的打点流程、打点时限等,并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第六条 企业打点项目核准手续,应当向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书;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分提交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情况,包含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

(三)项目利用资源情况分析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四)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分析。

企业应当对项目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打点相关手续作为项目核准前置条件的,企业应当提交已经打点相关手续的证明文件。

第七条 项目申请书由企业自主组织编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企业委托中介服务机构编制项目申请书。

核准机关应当制定并公布项目申请书示范文本,明确项目申请书编制要求。

第八条 由国务院有关部分核准的项目,企业可以通过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有关部分(以下称处所人民政府有关部分)转送项目申请书,处所人民政府有关部分应当自收到项目申请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转送核准机关。

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企业通过处所人民政府有关部分转送项目申请书的,处所人民政府有关部分应当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将项目申请书转送国务院投资主管部分,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分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

第九条 核准机关应当从下列方面对项目进行审查:

(一)是否危害经济平安、社会平安、生态平安等国家平安;

(二)是否符合相关发展建设规划、技术标准和财产政策;

(三)是否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

(四)是否对重大公共利益发生晦气影响。

项目涉及有关部分或者项目所在地处所人民政府职责的,核准机关应当书面征求其意见,被征求意见单位应当及时书面回复。

核准机关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的,应当明确评估重点;除项目情况复杂的,评估时限不得跨越30个工作日。评估费用由核准机关承担。

第十条 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项目情况复杂或者需要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经本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核准期限,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跨越40个工作日。核准机关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的,评估时间不计入核准期限。

核准机关对项目予以核准的,应当向企业出具核准文件;不予核准的,应当书面通知企业并说明理由。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分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向企业出具核准文件或者不予核准的书面通知。

第十一条 企业拟变动已核准项目的建设地址,或者拟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作较大变动的,应当向核准机关提出变动申请。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变动的书面决定。

第十二条 项目自核准机关作出予以核准决定或者同意变动决定之日起2年内未开工建设,需要延期开工建设的,企业应当在2年期限届满的30个工作日前,向核准机关申请延期开工建设。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期开工建设的决定。开工建设只能延期一次,期限最长不得跨越1年。国家对项目延期开工建设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三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在线平台将下列信息告知备案机关: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三)项目总投资额;

(四)项目符合财产政策的声明。

企业应当对备案项目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备案机关收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企业告知的信息不齐全的,备案机关应当指导企业补正。

企业需要备案证明的,可以要求备案机关出具或者通过在线平台自行打印。

第十四条 已备案项目信息发生较大变动的,企业应当及时告知备案机关。

第十五条 备案机关发现已备案项目属于财产政策禁止投资建设或者实行核准管理的,应当及时告知企业予以纠正或者依法打点核准手续,并通知有关部分。

第十六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依法对项目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有关部分应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监管责任,采纳在线监测、现场核查等方式,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企业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如实报送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的基本信息。

第十七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依法对项目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有关部分应当建立项目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企业在项目核准、备案以及项目实施中的违法行为及其措置信息,通过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向社会公示。

第十八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打点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依照核准的建设地址、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由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罚。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尚未开工建设的,由核准机关撤消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惩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项目信息或者已备案项目的信息变动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由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企业投资建设财产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分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并恢复原状,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项目核准、备案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组织在中国境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适用本条例,但通过预算放置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外。

第二十三条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法子,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分根据本条例的原则另行制定。


重要通知:处所政府、开发商、运营商、投资公司、田园康养文旅开发及相关财产链等企业单位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784673977829670913

往届峰会现场实况视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务院:选址、环评、土地预审,都不再是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